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国最大跨度农村竹桥杜家村一心桥顺利竣工

发布日期:2018-04-16 10:39    作者:    编辑:土木工程  审核:  浏览量:839

4月8日上午,中国跨度最大的农村竹桥——杜家村一心桥于重庆市渝北区兴隆镇杜家村落成。国家林业局国际竹藤中心、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渝北区兴隆镇政府等单位的专家代表共同参加了竣工典礼。

杜家村一心桥是在国家林业局国际竹藤中心的支持下,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联合研究小组——现代竹木结构研究组历时一年完成的科研示范项目。杜家村一心桥跨度20余米,桥面宽度3米,使用净宽度2米,全桥使用700根毛竹建造而成,是目前国内跨度最大的农村现代竹桥。国家林业局竹藤中心方长华副研究员表示本示范项目成功建成大跨度承重结构竹桥,是竹行业在大跨度工程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耿养会副院长认为本项目是原竹直接利用的里程碑式的项目,在当前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竹结构在乡村建设和旅游景区中前景广阔。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向中富教授非常高兴地看到同学们深度参与该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并从中学有所获,他表示重庆交通大学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现代竹木结构研究组开展各项工作;香港中文大学农村可持续发展计划“一专一村”项目发起人吴恩融教授表示非常高兴又一座现代竹桥顺利建成,利用环保竹材解决了村民的出行困难,项目将继续探索研究解决农村当下正面临的问题,促进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清华大学土木学院结构实验室王宗纲主任介绍,该项目是邵长专博士生在清华大学陈肇元院士与吴恩融教授共同指导下完成的竹结构研究试验工作的阶段性成果,是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精妙融合,超越了土木工程本身的技术内涵。

自2017年3月起,现代竹木结构研究组前后5次对杜家村展开调研、勘测,研究当地景观文化,从村落中采集素材设计而成。为深入研究竹材和竹构件,研究组在清华大学开展了大量的竹材、竹结构力学实验,并对竹桥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行验证,分别从理论上和实验中获得竹结构的力学参数。在竹材防腐防虫技术上,研究组进行反复试验,运用独立研发的防腐防虫工艺完成了所需竹材的处理工作。落成的杜家村一心桥不仅为村民出行提供了便利,也成为了竹结构爱好者学习交流的场所。

据该项目设计负责人重庆交通大学校友暨香港中文大学邵长专博士生介绍,一心桥又名观音桥,名字源于当地观音洞水库的美丽传说,桥梁断面呈“合”字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同时期望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团结合作,共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杜家村一心桥是“一心桥”系列的第二个竹桥科研示范项目,研究小组在进行科研工作的同时,帮助实施乡村振兴计划,改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发展文化和教育事业,与当地政府、村民共同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