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学院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风采 > 正文
  学生工作

“双福·行远”博士教授论坛:杨红运博士后讲述隧道实时地质预报及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8日 16:54    作者:    编辑:土木工程  审核:  浏览次数:

[日期:2020-12-17]  来源:土木工程学院  作者:李明杭/文赵睿/

121719:00由土木工程学院主办的“双福·行远”博士教授论坛在双福校区A01128教室举行。本次论坛的主讲人为杨红运博士后,主题为“高风险隧道不良地质体高精度实时超前地质预报及地质灾害”。

论坛伊始,杨博士首先给大家介绍了“中国隧道工程的发展情况”“隧道建设难点集中地区和特点”“不同的不良地质体及地质灾害对施工造成的危害”等研究背景,并通过图片讲述了几例由地质灾害导致隧道工程发生事故的例子。针对特例,杨博士利用图形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形式,给大家分析了导致隧道工程发生事故的原因,并总结了隧道工程的工程问题。

随后,杨博士阐述隧道预报与监测技术现状,他利用表格展示了现有的各类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并对隧道工程中常用的“TSP方法”“地质雷达法”“瞬变电磁法”“激发极化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为了同学们能更好的理解隧道预报技术的类型,杨博士还介绍了“隧道综合定量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体系”,并分析了现代隧道预报的优缺点。杨博士强调:预报与监测密不可分。

提及监测技术,杨博士向大家介绍了“拱顶下沉量测、围岩内部位移量测、锚杆轴力量测、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量测”四种监测方法和“环境监测、位移变形监测、应力应变监测”三种监测内容,并指出现有监测技术的缺点:“无法监测识别危险地质体的动态破坏全过程、无法监测危险地质灾害发展三维空间、深度、规模、无法实现识别结果的三维数字化。”

紧接着,杨博士介绍了隧道实时高精度超前地质预报,提及核心技术、技术优势、隧道超前地质实时预报软件系统”等主要研究技术,其中最核心技术是“通过布设阵列式地震传感器,实时记录倔进地震波形,分析地震波的旅行时间、振幅、相位和频率”,这项技术的优势是“不需要额外的震源,可以一边掘进一边进行现场超前地质探测。”

在介绍围岩动态破裂及地质灾害实时智能预警预报”时,杨博士分别从“微地震的概念” “灾害发生机理” “监测系统的技术优势”“监测系统的动态监测功能” “监测软件软件系统”等方面对地质灾害实时智能预警预报系统进行了说明,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了该系统的4D实时成像技术。

论坛的最后,杨博士希望同学们能在未来继续努力学习,发展壮大地下隧道工程建设。他也鼓励有科研兴趣的同学去多阅读有关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前沿文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