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学院2020年“三下乡”:助乡村振兴,扬鸡鸣文化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积极响应“决胜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号召,2020年8月13日-20日,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摘兴”筑梦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来到重庆市深度贫困乡镇城口县鸡鸣乡开展调研活动。“摘兴”筑梦团队首先来到鸡鸣乡政府,同政府领导与鸡鸣乡川外社工团队沟通合作,因团队成员在当地政府勤工俭学,经协商安排,初步活动开展可...
[日期:2020-08-13] 作者: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很多企业开始在政府的引导下,逐渐复工复产。重庆交通大学“助力复工复产”实践队针对这一问题,于2020年8月12日起,在重庆市武隆区核桃乡明星村开展了“三下乡”调研活动。明星村地处武隆区西南部,距离县城约27公里,距离仙女镇8公里。明星村辖5个村民小组,共有381户1482人,过去以传统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而近年来,明星村人依托武隆区旅游业的...
(通讯员张彤)为更好的了解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在地方实施的后续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增强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橙功助贫”三下乡实践调研队,于2020年8月14日到8月16日前往重庆市奉节县夔门街道桥湾村开展实践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活动采取了实地采访调查与视频记录的方式,通过讲好奉节脐橙故事,调研奉节脐橙精准扶贫成果的同时弘扬脐橙文化,探索奉节脱贫致富的“橙”功之路,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国家各级政府越来越注重传统工艺和非物质文化,使得越来越多的“老技艺”出现在了大众的眼前,为了更好的了解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豆筋。2020年8月22日,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春筑梦,筋准扶贫“三下乡”社会实践小队来到梁平礼让镇川西渔村实地调研豆筋对当地村民所带来的影响,也近距离的参观和感受了“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所体现出来的乡土人情和传统工艺的底蕴。走进礼让镇川西渔村川...
我校参与撰写的图书《中国公路峡谷大桥》荣获“范立础优秀桥梁图书奖”2020年8月25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主办的第二十四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在山东济南隆重召开,来自全国桥梁界的5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开幕式上举行了“同济桥梁教育和研究发展基金”2020年度三大奖项颁奖仪式。我校周水兴教授、徐略勤教授和孙测世副教授参与编写的图书《中国公路峡谷大桥》荣获“范立础优秀桥梁图书奖...
为响应“乡村振兴”的战略,更好地了解农村的发展状况,“探索试点经济模式,助力成渝双城发展”,给成渝地区的乡村振兴贡献出一份力量。8月13日,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花溪谷调研小组”来到都江堰·玫瑰花溪谷,在成都市绿沃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沃公司)总经理、花溪谷项目负责人朱本胜的带领下了解了花溪谷项目的相关情况。图为组员在对负责人朱本胜进行访谈图为花溪谷内部分品种玫瑰打...
2020年8月,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学生 “三下乡”社会实践“乘奉破浪”志愿队来到奉节,志愿队将新媒体核心技术送入乡村,量身定制“推广秘籍”,将“云帮扶”进行到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量身定制“推广秘籍”8月12日,志愿队走访调查,了解到安坪镇“扶贫车间”生产的物品多样,但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今年的销售情况不比往常,堆积的存货成为书记蒲耀雄和工人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古语云:“授人以...
领略结构之美,共筑桥梁之梦——重庆交大学子送桥梁科技课下乡文/黎兆鹏2020年8月9日,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夏乡迎龙志愿队”来到了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迎龙村,在那里,他们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给当地的小朋友们开展了一堂与众不同的桥梁科技课。在与当地的一位夏令营负责人联系好后,队员们带上在半个月前已陆续采购好的所需材料以及一些精心准备的小礼品乘车前往此行的目的地。据了解,本次志愿队队员...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近期,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渐好转,各地经济生活有序恢复。为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8月7日,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夏香迎龙志愿队”来到巴南区南泉街道迎龙村,宣传防疫知识,调查企业恢复情况,为战胜疫情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做贡献。走进景区调研复工复产迎龙峡景区,作为当地主要的旅游产业,凭借着离重庆主城近交通方便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旅...
重庆交通大学学子调研重庆石柱宝莲村“两不愁三保障”2020年8月5日,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学生“乡村振兴”团队走进石柱宝连村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该村“两不愁三保障”情况。8月5日上午,“乡村振兴”团队和宝连村村委完成对接工作。下午,由宝连村妇女主任李晓芬主持召开堂屋座谈会。宝连村部分村民和“乡村振兴”团队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宝连村妇女主任李晓芬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