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1日中午,土木工程学院在科学城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二楼报告厅开展2025级本科新生入学教育。土木工程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系室主任,教师代表,全体辅导员及全体2025级本科新生参加。1997届优秀校友,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于志兵和2011届校友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李猷参加入学教育活动。
首先,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张学富教授致辞,张院长以《传承·转型·引领:成为面向未来的交通土木卓越人才》为主题。他从行业背景、发展态势与人才需求、办学实力与地位、培养改革与创新、就业前景五个方面,为新生解读土木工程领域的核心价值与发展机遇,引导学生建立专业自信。“市场淘汰的是知识和技能陈旧的传统劳动力,但对我们培养的掌握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端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张院长指出:我们的目标是,将大家锻造为未来行业的领军者,确保四年后,你们成为行业转型中最急需、最抢手的“新土木”人才。他寄语新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用智慧和汗水,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2025级本科新生代表卢威同学发言,他讲述了选择土木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的初衷,表达了入校以来的所见、所闻、所感。他呼吁新生践行“两路”精神,遵循“明德行远,交通天下”校训,砥砺奋进。
教师代表邱俊澧结合12年的重庆交大求学经历,他说:“凡事预则立,新时代的智能化浪潮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机遇,‘数智化建造’‘智慧化检测’‘智能化运维’等新领域正蓬勃发展”。他勉励同学们打好基础、关注前沿知识,参与实践创新,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前进的方向。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于志兵以《在传承中创新,于变革中升华》为题,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全面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浪潮正重塑土木工程的生产方式与组织模式。”他从数字化与智能建造、绿色与可持续发展、韧性城市与防灾减灾等三个方面讲述土木工程全新发展方向。他提出三点建议:一要筑牢根基,方能行稳致远;二要拥抱变化,坚持终身学习;三要心怀理想,扛起时代使命。“未来已来,唯变不变。愿你们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用代码赋能设计,用智能重塑工程,用绿色装点山河,用创新开创未来!”。
学院副院长徐略勤教授以《筑梦土木·启航山城》为题做专业教育。他深入介绍了各个专业的内涵,从中国长度、中国密度、中国高度、中国跨度、中国速度、中国倡议六个维度阐明中国基建的实力。徐副院长指出,后基建时代,我国公路路网中步入维修期的在役桥梁日渐增多,土木未来的工作是利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实现土木工程结构更好的管理养护,利用AI和机器人开展土木工程智能化设计、施工、检测及运维。徐副院长呼吁同学们积极行动,学习交叉学科知识,早日在交通强国的建设中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