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第七届重庆市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重庆分区赛在重庆交通大学科学城校区开幕

发布日期:2025-07-18 12:26    作者:    编辑:土木工程学院  审核:冯瑞胜 谭涛 易虹  浏览量:10

7月17日,第七届重庆市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暨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重庆分区赛在重庆交通大学科学城校区开赛。来自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10所高校的39支队伍齐聚一堂,在为期三天的赛程中角逐结构设计桂冠,展现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

本次大赛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重庆交通大学承办,旨在通过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强化创新意识、合作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选拔优秀人才。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副处长哈宁武,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委员会委员重庆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刘猛,第七届重庆市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专家委员会主任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张川,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郑丹,以及全体竞赛专家委员会成员,土木工程学院全体院领导、裁判员,参赛队伍指导教师和队员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学校党委常委、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冯瑞胜主持。

开幕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启幕。随后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副处长哈宁武在讲话中指出,工程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卓越工程师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力量。当前重庆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卓越工程师需求迫切。结构设计竞赛不仅是对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阅,更是青年学子激发创新、锤炼实践、培养团队精神的重要平台。哈处长对参赛队伍提出四点期望:一要勇于创新,挑战极限,大胆探索新颖结构,实现轻质高强、性能稳定的突破;二要严谨求实,精益求精,发扬工匠精神,注重细节;三要团结协作,互学互鉴,展现良好精神风貌和团队素养;四要尊重规则,赛出风格,遵守规程,尊重对手。

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郑丹教授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辞,郑副校长指出,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被誉为“土木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是检验教学成果、展现创新与实践能力、激发青年学子崇尚科学、勇于挑战、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平台。学校力求在竞赛组织、场地保障、技术服务、生活安排等各方面做到周密部署、精益求精,为全体参赛师生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赛环境,提供专业、高效、温馨的赛事服务。

随后,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委员会委员刘猛教授结合竞赛历史阐述技术实践的重要意义,他鼓励同学们享受过程、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团队协作、尊重规则、赛出水平,并预祝同学们收获知识、友谊与成长。他认为,当前知识交叉与产业迭代加快,聚焦人才培养,一是要夯实学科根基,掌握底层逻辑、知识以应对不确定性;二是注重能力培养,强调理论知识必须通过实践应用才能转化为能力,而学科竞赛正是促进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优质载体。

参赛队员代表陈家安表达严谨参赛态度与团队协作决心,裁判员代表陈程带领全体裁判员庄严宣誓。

在赛事说明会上,重庆交通大学张江涛老师对赛题要求进行了细致讲解,重点解读了参赛队员最为关心的评判标准与评分细则。当专家委员会重庆大学张川教授揭晓B2船型时——这个尺寸更大、难度更到的选项,让全场队员发出一片惊呼;然而转机很快到来,8.0kg的二级荷载结果犹如一剂强心针。参赛队伍抽签确定编号后,承办方通过模型船演示了加载全过程。最后的交流环节里,专家委员会与参赛队伍就模型制作和加载细节深入交流,为比赛的公平、公正与和谐开展奠定了基调。

本届结构设计竞赛主题为“乌篷船模型结构设计与制作”,采用“现场设计、限时制作”形式,要求选手利用竹材、防水膜、胶水等材料,现场设计并制作能够承载规定载荷,完成三级加载测试的乌篷船模型作品。赛题以传统水上交通工具篷船为对象,公开随机抽签确定船体类型和二级加载重量参数,为比赛赋予了更多公正性、灵活性,强调了对未来工程师结构设计、工艺制作、理论分析、创新思维及实践应用综合能力的全面要求,更直观考察各参赛选手对结构设计原理、力学性能计算与实际模型表现的综合运用能力。

未来三天,选手们将在重庆交通大学科学城校区同台竞技,展开一场智慧与匠心的较量。本次大赛既是重庆高校土木学子切磋技艺、绽放风采的舞台,更是孕育未来卓越工程师的摇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