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土木工程学院举办“同心共育”新生家长座谈会

发布日期:2025-09-15 18:25    作者:    编辑:土木工程  审核:  浏览量:0

为搭建家校沟通桥梁,凝聚育人合力,共同助力新生成长成才,2025年9月7日下午,土木工程学院在科学城校区致远楼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了2025级新生家长座谈会。学院领导、校友代表、教师代表、科室负责人、新生辅导员与近100余名新生家长代表齐聚一堂,共话育人蓝图。座谈会由学校党委常委、学院党委书记冯瑞胜主持。

座谈会伊始,学院组织家长代表们参观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老师的详细讲解下,家长们近距离观摩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前沿的科研项目,对教学科研平台以及学生未来将接触到的实践环境有了直观而深刻的了解。

座谈会上,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张学富教授致辞,张院长从学院的历史沿革、实力强劲的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雄厚的教学团队、科研成果以及人才培养的特色与优势等方面,向家长们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他表示,在历年的发展中,土木学院展现出来了强大的社会担当,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并且为西部陆海新通道20个世界之最桥隧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沙漠生态恢复技术(力学治沙)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张院长说到,“选择土木,不是选择了一个过去的行业,而是选择了一个正在被新技术、新理念重塑的基础行业,土木是经济的压舱石,是社会运行的骨架,永远需要最优秀的人才来赋予它新的生命。”

接下来是校友交流环节,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桥梁分院院长叶洪平、中建五局三公司重庆公司副总经理姚英德结合自身求学与职业发展经历,分享了在土木学院的成长感悟与行业见解。校友叶洪平“拥抱变革,铸就土木新蓝海”为主题,结合自身山地桥梁建设的贵州实践指出,社会对基础建设的需求依然存在且不断升级,特别是在贵州这样的喀斯特地貌区,土木工程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技术驱动的升级和全球市场的空间,在未来仍然对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土木工程师怀揣着建造者的自豪感、挑战自然的成就感和职业的荣耀感,值得同学们倾力奋斗。面对土木工程的新蓝海,“新基建”需要高质量发展,交叉学科深度融合正助力土木建设的发展,全球化与“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为土木人搭建国际舞台,大存量的基础设施绿色化、智能化运维需求为土木工程师提供挑战自我的无限可能。

校友姚英德则聚焦行业转型趋势,详细为大家介绍了土木工程的未来发展方向,他指出,未来工程师既要掌握BIM建模、装配式施工等核心技术,又要具备工程大数据分析能力。姚总还分享了他从施工员到项目经理的蜕变历程,特别提到2008年汶川地震后参与灾后重建时,土木工程师“用双手重建希望”的职业荣光。针对家长关切的就业问题,姚总生动解析职业发展路径:纵向可深耕技术管理成为工程师,横向能拓展至工程造价、工程法律等关联领域,深度上还可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中国标准。

在家长提问互动环节,现场气氛热烈融洽。家长们就专业分流、课程设置、就业方向、学生管理、生活保障等方方面面踊跃提问。学院领导、各科室负责人及辅导员老师针对这些问题给予了耐心、细致且坦诚的解答,消除了家长们的疑虑,增强了他们对孩子未来大学生活的信心。学院党委书记冯瑞胜在总结中指出:“从港珠澳大桥到川藏铁路,从城市更新到乡村振兴,土木工程师始终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石力量。我们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既能仰望星空规划‘未来城市’,又能脚踏实地建造‘超级工程’的新时代土木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