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晚7点,由土木工程学院主办的“双福·行远”博士论坛活动在双福校区A01405教室举行,张晓东博士担任主讲,2017级100余名同学参加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张博士将自己所感兴趣的几个研究方向分享给同学们,分别是结构抗震,扩展有限元法,协同转动法,桥梁健康监测等。随后,张博士言简意赅的点明此次论坛的主要内容:研究背景、梁抗震体系及延性抗震、塑性铰模型介绍、非线性梁柱单元有限元格式、数值算例和结论。

谈及研究背景,张博士介绍了桥梁抗震的研究的必要性。张博士简明的讲解了桥梁的构件,并列举了地震对桥梁产生的各类型的破坏。
在桥梁的抗震策略上,张博士向同学讲解了两种基本思路,一是从力出发,加强结构,使其“硬抗”地震力,但是其成较高;二是从变形出发,采用柔性抗震的方式,从隔震、延性、消能三各方面上减轻地震对桥梁的损伤,避免致命的桥梁震害。而后,张博士围绕桥梁延性抗震设计展开了详细的讲解。他先解释了什么是延性,再讲解了桥梁抗震体系的几种类型,将构件分为延性构件及能力保护构件,并用图例展示能力保护设计原理。
接着,张博士对非线性梁柱单元展开介绍。他讲解了非线性梁柱单元的重要性,列举了三个非线性梁柱单元的模型,通过对比介绍,张博士对集中塑性铰的三维非线性梁柱单元做出总结。
张博士讲解的内容专业性较强,因此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或许会感到陌生难以理解,但张博士深入浅出的讲解激发了同学们对科研领域的强烈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