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10-30 来源:土木工程学院 作者:张超凡/文
2020年10月30日下午,为打开低年级同学们的视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拓展学术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土木工程学院在双福校区举办“双福·行远”博士教授论坛。本次论坛在双福校区A01237教室举行,张帅博士担任主讲嘉宾,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基于智能手机的室内定位技术”。
会议伊始,张帅博士为同学们讲述智能手机室内定位技术的研究背景和现状。张帅博士向同学们展示两组数据。一组数据表明,人们有70%的时间呆在室内,即非户外环境。由于很多室内环境复杂,例如商场、室内停车场等场所,基于智能手机室内定位技术应运而生。

据了解,室内定位技术主要有蓝牙、WiFi、基站等等几种。张帅博士的研究方向则是其中的通过WiFi的定位技术。这项技术有两大研究方向,分别是基于测距的方法和位置指纹方法。前者是根据TOA,TDOA,AOA,基于信号传播建模,后者则是确定性方法,概率性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
张帅博士紧接着又向大家讲解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免交正指纹定位方法的研究,多楼层环境下顾及姿态的WiFi指纹定位方法研究和基于SVM的WiFi楼层识别算法和姿态识别辅助的SVM指纹匹配算法。
张帅博士给大家讲述智能手机全源定位,这种方法与通过WiFi的定位方法不同,以无时不有的手机内置传感器和无处不在的磁场为纽带,全源紧耦融合12种声、光电场等定位源的不同组合,最高可实现优于1米的定位精度。而且它可以通过用户定位过程中采集的众源数据,以机器学习为基础,云计算支撑,利用时空变化模型实现定位特征库自动更新。
张帅博士还向大家介绍了室内定位的广泛应用。室内定位可以进行行为感知、构图建模、目标识别和定位导航。在市场、超市、展会等地方可以进行路线规划,个性化内容推送和位置营销,在医院可帮助排队疏导、楼层自动识别和信息提醒等功能。而室内定位技术在疫情期间也有应用,它可以感知社交距离,让人们可以保持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而且定位精度高、覆盖广、易推广。
在论坛会的结尾。张帅博士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科研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他鼓励同学们大胆地投身科研事业,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感兴趣的科研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