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校友之家

校友之家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友之家 - 正文

重聚母校忆芳华 共叙师生往昔情 —土木工程学院 2001 级校友返校活动圆满举行​

发布日期:2025-10-22 16:05    作者:    编辑:土木工程  审核:郭志浩、杜嘉、冯瑞胜  浏览量:6

近日,土木工程学院暖意融融,一批特殊的“学子”重返阔别多年的母校——2001级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专业校友们怀着对青春的眷恋、对恩师的感恩,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跨越时光的返校盛会,重温求学岁月,共话行业发展与母校情谊。

签到叙旧:初见满是重逢喜

活动伊始,校友签到处便充满了欢声笑语。学院工作人员早早备好签到簿与校园纪念礼品,迎接校友们的到来。多年未见的同窗好友相见瞬间,或热情拥抱,或紧握双手,彼此细数岁月痕迹,分享近况点滴。“没想到一晃这么多年,校园变化这么大,但熟悉的亲切感一点没减!”一位校友拿起签到笔,在簿上郑重写下自己名字时感慨道,眼神中满是对母校的怀念与欣喜。

重温点名:一声应答回青春

“接下来,我们重温当年的课堂点名环节,大家还是当年的‘同学’!”随着当年老师郑涛的话音落下,现场瞬间安静下来,仿佛又回到了二十余年前的专业课教室。“刘俊樊!”“到!”当熟悉的名字被念出,校友们下意识地起身应答,声音洪亮又带着些许激动,应答声、笑声与掌声交织在一起,将现场氛围推向第一个小高潮。不少校友表示,这声“到”不仅是对当年课堂的复刻,更是对青春岁月最珍贵的致敬。

院长讲话:细数发展传温情

随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张学富上台致辞,向返校校友们致以热烈欢迎,并详细讲述了学院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从学科建设的突破——道路、桥梁工程专业在全国学科评估中稳步前行,到师资力量的壮大——引进多名行业顶尖专家学者;从科研成果的落地——多项技术应用于重庆乃至全国重大交通工程,到人才培养的升级——创新“产学研用”融合育人模式,培养出大批道桥领域骨干人才。张学富院长用详实的数据与生动的案例,展现了学院的蓬勃发展态势,让校友们深切感受到母校的成长与力量。他表示,校友是学院最宝贵的财富,希望大家常回校看看,与母校携手共进。

师生分享:语短情长寄期许

紧接着,张永水、王祥林两位当年的授课教师先后上台讲话。张永水老师回忆起二十余年前带校友们下工地实习、做课程设计的场景:“当时大家顶着烈日在工地测量,晚上在实验室熬夜改图纸,那种钻研劲我至今记得!”他叮嘱校友们,无论在行业内取得何种成就,都要坚守“严谨务实”的道桥人初心,为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校友分享环节,大家纷纷打开话匣子,追忆当年的校园生活。“记得当年为了完成《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我们宿舍四个人在图书馆泡了整整一周,最后交图时大家都熬红了眼!”“毕业前全班去嘉陵江边聚餐,有人哭着说舍不得分开,现在想想,那些日子真是一辈子的宝藏!”校友们的讲述真挚而生动,一个个鲜活的青春故事,让现场弥漫着温馨与感动,也让在场的年轻师生感受到了老一辈道桥学子的青春担当。

合影赠礼:定格时光续情谊

活动最后,学院为每位返校校友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当年的毕业合影照片。当承载着青春记忆的照片递到校友手中时,大家迫不及待地翻看,指着照片上青涩的自己与同窗,交流着当年的趣事。“这张照片我找了好多年,没想到学院一直珍藏着,太珍贵了!”一位校友小心翼翼地将照片收好,动情地说。随后,全体返校校友与学院领导、恩师们共同拍摄了新的合影,镜头定格下这一跨越时光的重逢瞬间,也为此次返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次2001级道桥专业校友返校活动,不仅让校友们重拾了青春记忆,更搭建了母校与校友沟通的桥梁。校友们纷纷表示,将始终心系母校,积极为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学院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凝聚校友智慧与力量,共同推动道路与桥梁工程领域的发展,续写土木工程学院育人报国的新篇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