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上午,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三下乡”实践团的20余名师生赴重庆市九龙坡区铜罐驿镇英雄湾村,开展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的红色研学与乡村振兴调研活动。作为全国文明示范村,英雄湾村不仅承载着厚重的红色历史,更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为青年学子提供了生动的实践课堂。

在英雄湾村党群服务中心,驻村第一书记刘骐、村支书王速明与实践团师生展开了一场座谈会。刘书记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英雄湾村的历史沿革、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及未来规划。他提到,英雄湾村依托红色文化底蕴和生态资源优势,正积极打造“九龙坡后花园”,而铜陶路作为交通部认定的“四好农村路”,更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然而,乡村空心化、交通配套不平衡等问题仍制约着文旅产业的深度发展。刘书记希望实践团能结合土木工程专业优势,围绕“交通+文旅”展开深度调研,同时借助新媒体技术,以千亩荷塘为切入点,拍摄文旅宣传微视频,助力乡村品牌推广。他还表示,英雄湾村愿与高校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为青年学子提供实践平台,共同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实践团指导老师曹婧、夏雪对村委会的支持表示感谢,并指出团队将立足实际,从三个方面精准发力:一是赓续红色血脉。通过拍摄英雄事迹微视频、记录“九村十八坊”非遗文化、举办红岩茶话会等形式,深挖本土红色资源,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二是助力交通文旅融合。聚焦“最美乡村路”铜陶路,结合专业调研交通网络优化方案,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三是践行青春担当,开展文艺敬老、爱心支教、三防科普等志愿服务,以暖心行动回应乡村需求。

座谈会后,实践团师生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参观了英雄湾村村史馆。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实物,生动展现了这片土地从革命岁月到新时代的沧桑巨变。师生们深刻感受到,英雄湾村不仅是红色文化的传承地,更是乡村振兴的实践样板。

此次调研活动,既是高校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也是青春与时代的“同频共振”。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实践团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以专业之力赋能乡村振兴,以青春之笔绘就英雄湾村的壮美画卷。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砼心协力”实践团出征视频剪辑:肖琴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薪火承韵”实践团出征视频 剪辑:郭子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