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教育

本科生教育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正文

桥梁校外重点实习实践基地的中学生公益研学之旅

发布日期:2025-11-11 10:44    作者:    编辑:土木工程  审核:  浏览量:0

作为桥梁校外重点实习实践基地的外延拓展,为激发青少年对土木工程与桥梁科学的兴趣,近日重庆交通大学桥梁工程系杨昌熙老师带领重庆南城巴川学校学生,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渝·建桥梁时间勘测活动。学生们从现代化桥梁到古代石桥,近距离感受桥梁结构之美,理解工程背后的科学原理。

研学首日,师生们首先来到重庆标志性建筑——东水门大桥。杨老师向学生们讲解了桥梁的基本构成、受力原理及车轨两用设计理念。通过登桥体验环节,学生们感受到了列车经过时桥体轻微的震动。杨老师现场讲解了结构振动与阻尼控制原理,帮助学生理解桥梁动而不乱的科学奥秘。随后,大家近距离观察了巨大的钢缆系统,了解了主缆由数千根高强度钢丝组成的细节,对桥梁的受力体系有了直观认识。

下午,研学团队前往菜园坝大桥参观。这座钢管混凝土拱桥与东水门大桥形成鲜明对比。杨老师引导学生对比拱桥与斜拉桥的受力模式、施工方法与美学特征,让学生在观察中理解拱桥靠压、斜拉桥靠拉的力学差异。学生们纷纷表示,桥梁不仅是交通设施,更是结构美与科学原理的艺术体现。

次日,师生们前往乌江沿线参观清代古石桥——神仙桥。该桥历经百年风雨仍然坚固如初,是古代石拱桥的代表。杨老师讲解了古代工匠利用受压拱形实现力的平衡原理,并带领学生观察石块砌筑方式,让大家感受到古人对结构力学的智慧与创造力。

随后,研学团队来到乌江悬索桥。面对跨越江面的现代化大桥,杨老师介绍了悬索桥的主缆、吊杆与锚碇系统,讲解悬索桥如何通过张力体系传递荷载。学生们在现场观察中发现,悬索桥相较拱桥与斜拉桥更为轻盈灵动,适合大跨径跨越,充分体现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

两天的桥梁研学之旅,让学生们在真实环境中学习桥梁知识、体验工程实践。从东水门到神仙桥,从现代到古代,学生们感受到了桥梁背后蕴含的力学原理与设计智慧。此次研学活动让课堂起来、知识起来,学生们在观察与思考中走近桥梁,走进科学,也走向更广阔的未来。这次研学之旅也是桥梁校外重点实习实践基地发挥公益宣传和研学等方面作用的扩展和推广,是土木专业深化场景式、项目式公益教学活动和育人机制改革的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