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智能建造技术正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了深入理解智能建造技术的最新发展和未来趋势,2024年12月25日晚19:00-22:10,中建地下空间公司地下空间研究院刘永权院长在第二教学楼309教室,为我校师生连续作了2场题为“智能建造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的《绿色建筑技术》前沿微课学术讲座,讲座由结构系主任涂义亮主持。

讲座伊始,刘永权院长首先对智能建造的含义和内容进行了介绍。他指出,智能建造是科技与建筑行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旨在实现建筑项目的智能化设计、规划、实施和管理。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建造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实现跨越和发展的必然之路。
在谈到智能建造技术的现状时,刘院长认为,近年来,智能建造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物联网技术、3D打印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创新,为智能建造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建筑项目的施工效率和质量,还降低了运营成本和环境影响,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院长还详细介绍了智能建造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从最初的智能化建筑设备控制、能源管理、环境控制和安全防护等领域,智能建造技术已经逐渐扩展到智慧工地、智慧运维、智能审查、绿色建造等多个场景。这些应用场景的拓展,不仅满足了更多用户的需求和期望,还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在谈到智能建造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时,刘院长表示,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需求的不断增加,智能建造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方面,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将不断迭代升级,为智能建造提供更加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这些技术将与建筑行业的传统技术深度融合,形成新的技术体系和应用模式,推动智能建造行业的创新发展。

未来,智能建造的应用场景将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智能化建筑设备控制、能源管理等领域外,智能建造还将拓展到智能家居、智慧社区、智慧交通等更多领域。这些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将满足更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推动建筑行业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他们认为,此次讲座不仅让他们对智能建造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还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启示。他们表示将积极关注和学习智能建造技术的最新进展,将来为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