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措
1、党政联席会研究情况
学院在2024年6月20日下午第六次党政联席会上,审议了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经会议讨论探究,同意与相关单位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指出要以科技为引导、平台为载体、项目为抓手,围绕各自优势资源,在人才培养交流,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产业化等方面展开全方位战略合作。
2.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情况
2024年1月12日,郭增伟副院长在教职工大会上对项目制教学的要求提出了全面推进的要求,详细介绍了八部迭代法,以弹性力学为例讲解了项目制教学是什么怎么做,要求各系室提交工作方案,每个系室至少开设1门项目制课程,9月20日下午召开土木工程学院2024年第六次教职工大会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推进大会,郭增伟副院长强调了要持续开展场景项目制教学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依托教师发展中心的培训,选派陈卓老师参加场景项目式教学师资培训,完成培训后对学院教师进行培训。本年度带领青年教师开展了教学能力提升与工程素养培训,在教室和项目现场对青年教师进行了培训。
3.教研活动研讨情况
各系在本年度教研活动研讨了项目制教学的开展和实施情况,理念是按照场景项目制教学的目的,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及如何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TBL、PBL等灵活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有机融入前沿成果、现实案例、课程思政,打造“高阶学习”课堂。探讨如何促进教与学的深度互动,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4.教学活动开展情况
目前学院的9门课程获得了学校场景项目制教学立项课程,其中2024年获批7门课程,覆盖了学院主流专业的专业课程。获批课程分别为道路工程、隧道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隧道工程A、职业安全与健康、结构动力学与工程结构抗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和智能建造与BIM技术。
结构智能设计与制造微专业以围绕真实工程,开展“塔式结构设计与制作”、“斜拉桥全周期CIM应用”、“智能压电能量采集”三大项目,从以竞赛促教学、对接企业需求,面向未来发展的逐级递进方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另外未获批的课程里桥梁工程B、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桥梁结构电算,桥梁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等专业课程也在积极开展项目制教学。
5.考核评价,绩效保障情况
项目制教学的开展融入了项目报告、团队展示、实际操作等多种考核方式。这些多样化的考核形式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在具体的项目场景下,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变成了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主体。这种角色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项目制教学的老师考核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学院对场景项目制教学立项课程的激励措施已通过党政联席会,主要内容为:已获得立项的和正在开展效果较好的课程任课教师在评优评先,岗位考核,绩效结算方面适当考虑。
二、成效(1000字以内,最好是新闻链接)
1、各专业典型场景和项目凝练情况(图)
“结构智能设计与制造”微专业
桥梁结构电算项目制教学课程
桥梁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
2、课程实施情况(考核如何体现项目式)
结构智能设计与制造微专业以5m长斜拉模型桥梁为背景,3~5个学生为一组,进行斜拉桥从设计计算分析、施工过程模拟分析,并动手完成模型桥梁建造直至桥梁合龙,通过调整索力控制模型桥成桥线形。
“结构智能设计与制造”微专业以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广州塔为背景,3个学生一组,通过有限元分析、用赛题指定的竹材制作模型、静定规定荷载进行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和撞击荷载等加载测试。经过若干次测试,寻求质量最轻、承载能力最大的竞赛模型。
《道路工程》以普通公路路基典型病害为背景,结合道路工程课程中路基边坡防护、挡土墙设计等知识点的学习,3~5个学生为一组,进行路基典型病害现象、特征分析,并结合实际工程,提出路基边坡防护设计要求及出现病害后处置技术。
《土木工程智能建造与BIM技术》以在建装配式建筑为依托工程,学生以3-5人为一组,教师提供BIM实操的相关基本学习资料,学生自学BIM基本实操,并以在建装配式建筑为依托工程,学生自主进行优化设计并开展BIM建模和相关BIM动画制作,最后依据建模过程、模型动画展示进行汇报和研讨。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以海南一科研桥梁为依托工程,指定桥梁荷载类型和桥梁断面形式,3~5个学生为一组进行桥梁主梁的内力分析、内力组合和配筋设计,并完成施工图绘制。每组同学对桥梁主梁的设计计算过程进行汇报和研讨。
《结构动力学与工程结构抗震》:1.隧道方向以地下单层单跨结构为对象,分别自由场法、拟静力法、反应加速度法、反应位移法等至少三种方法求解地下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根据上述内容进行分组,每组4~5位学生,每组分别获得一组地下结构埋深及周围土层设计参数,完成上述建模、分析、计算、调研、整理等工作,最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汇报,教师与学生进行研讨。2.结构方向以BIM课程已建小别墅为对象,进行基本的结构布设及结构动力学建模简化,求解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激励下的动力响应,据此开展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抗震理念的探索,形成成果报告。根据上述内容进行分组,每组4位学生,每组分别获得一组地震动记录,完成上述建模、分析、计算、整理等工作,最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汇报,教师与学生进行研讨。桥梁方向以双柱墩简支梁桥为对象,对桥梁进行动力学建模,分别采用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方法求解桥梁的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据此开展桥梁抗震设计方法、抗震理念调研,形成调研成果。根据上述内容进行分组,每组3~4位学生,每组分别获得一组桥梁结构设计参数,完成上述建模、分析、计算、调研、整理等工作,最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汇报,教师与学生进行研讨。
《桥梁结构电算》开设了3组任课老师开展项目制教学,以渝武高速复线(北碚至合川段)项目中的桥位和桥梁结构设计资料为背景,开展项目式教学。要求学生以分组形式根据所给的实桥技术资料,分别建立梁桥、拱桥和斜拉桥等模型,掌握不同桥型的建模方法与技巧。其中:简支梁桥建模与PSC设计验算是贯穿课堂全过程内容的主要项目(按教学进度分4个小项目进行),拱桥建模与计算是结合重庆交通大学校门的拱肋建模与计算,唤起学生的爱校情结。项目采用自由分组、小组汇报、组员补充、教师提问等方式进行。每组由5名同学组成,每个阶段完成后选派一名成员进行ppt汇报(原则上每名同学至少汇报1次),未汇报的组员可做补充,同时教师可针对汇报内容指定同组其余同学回答提问。
《桥梁工程B》基于SAP2d有限元平台,对桥梁中的轴心受压构件进行计算分析。采用《材料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手算杆件内力分布、截面应力(分布)与变形值;其次,用SAP2d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相同的力学响应,再比较手算与电算结果的误差。对变截面杆件,基于积分运算的原理,建立近似的有限元模型并计算其响应,分析模型粒度变化条件下计算精度的收敛情况。
3、学生收获(学生课程作业、问卷等)
以结构动力学与工程结构抗震为例做了学生的收获问卷,结果如下:
学生还对项目式教学提出建议:
多安排几个项目式内容,可供我们选择
非常好,线上线下结合,有视频作为依据,不完全依赖课本,讲了很多课外的相关知识
可以采用教师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成果
总体来说,还是搞的不错,自己搜资料学到了很多,当然也少不了老师的讲解,有一个缺点是不能自己组队,跟不认识的人沟通不来
建议不要老师固定分组,让学生自由分组
给出具体的达标评判规则和评判依据等,让同学们真正的规范的完成项目。
老师在作业安排上很合理,大家都能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