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
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带动高素质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结构工程系在2024年将根据学院统筹安排,努力完成日常教学工作量5500学时,鼓励、组织全系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与建设工作,拟推荐教师参加教学竞赛、教学创新大赛等5人次,力争获得校级教师教学竞赛奖1项;力争组织全系教师立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式教学改革项目等3项;拟建设校级规划教材1门,打造校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同时配合学院积极参与本科审核评估工作。
(二)2025年
结合土木工程学院教学组织安排,组织结构工程系教职员工优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量5500学时,将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工作常态化,推荐教师参加教学竞赛、教学创新大赛等6人次,并力争获得校级教师教学竞赛奖2项;立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式教学改革项目3项;建设校级规划教材1门;打造校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此外,在学科建设方面,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引进具有结构工程、智能建造学科背景的高层次人才3~4人次,鼓励并组织教师积极申请各类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力争每年新增2项国家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同时人均高水平论文力争达到2篇。
(三)2027年
组织全系教师高质量完成日常教学工作量5500学时以上;推荐教师参加教学竞赛、教学创新大赛等6人次,并力争获得校级教师教学竞赛奖2项;立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式教学改革项目3项;建设校级规划教材1门;打造校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学科建设方面,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依托行业特色和工科优势,积极引进海内外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有智能建造学科专业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同时依托我校现有人才储备,积极培养具有潜力的智能建造学科高端人才;以研究生培养为核心,积极推动学科方向转化,实现智能建造学科方向高端人才的培养,为土木工程传统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向智能建造学科群的转变奠定基础。依托相关研究方向和基础,积极争取各类科研项目和科技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