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学院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风采 > 正文
  学生工作

“双福·行远”博士教授论坛:大气表面层中的偶发强热对流事件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4日 20:38    作者:    编辑:土木工程  审核:  浏览次数:

[日期:2020-12-22]      来源:土木工程学院    作者:蒋宇航/文赵睿/

1222日下午1600,由土木工程学院举办的“双福·行远”博士教授论坛在双福校区A01232教室举行,本次论坛由土木工程学院力学系博士梅奥主讲,主题为“大气表面层中的偶发强热对流事件”

论坛伊始,梅博士首先以《Science》期刊提出的125个前沿科学问题中的:“能否发展关于湍流动力学和颗粒材料运动学的综合理论?”引出湍流以及湍流引起的物质输运这一重要问题。梅博士指出:“此课题的研究意在探究湍流机理以及为沙尘预报提供更精确的预报模式,这一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更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从现有的研究看出,按已有大气表面层壁湍流野外实验数据的筛选标准得到的数据是否能准确体现规范湍流边界层流动的性质尚需进一步研究。”对此,梅博士提出“是否存在偶发强热对流事件”“偶发强热对流事件的影响及表征”“排查偶发强热对流事件的方法”三个拟解决的问题。

 

据悉,梅博士及其团队为了研究大气表面层高雷诺数壁湍流,于2014年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交汇处一干涸的湖床上建立了青土湖观测列阵。团队从2014年到2016年测得的近1700组数据中挑选出了76组满足近中性条件的大气表面层净风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按现有数据筛选标准筛选后的近中性大气表面层高雷诺数壁湍流数据中仍然存在一定比例的数据含有偶发强热对流事件,这一事件虽然时间占比较小,但对能量的贡献最高能达到40%。对此,梅博士指出:“偶发强热对流事件对大气表面层流动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且湍流结构的尺度越大,这一影响越明显。并提出一个新参数用于表征这一影响。”

紧接着,梅博士利用这一参数,对偶发强热对流事件对“二阶统计量”、“不同尺度垂向风速振幅调制”“平均结构形态的三维尺度”的影响进行了定量表征,揭示出“偶发强热对流事件对大气表面层湍流统计量有重要影响”“偶发强热对流事件贡献比ψ能够较好地表征近中性大气表面层中偶发强热对流事件对湍流统计量的影响”“偶发强对流事件会使垂向低频脉动风速的流向尺度沿基准点高度的变化更剧烈”“偶发强热对流事件可能是大气表面层中超大尺度结构出现“Top-Down”演化机制的原因之一”等结论,并提出了三种用于排查偶发强热对流事件的附加判据。

论坛的最后,梅博士希望大家首先能通过这次讲座开拓视野,培养起对科研的兴趣,其次是学习报告中的科学思维,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会发现问题、学会以严谨的态度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科研素养以及综合能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