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首页

【科学研究】学校邀请院士专家共谋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8日 08:01    作者:    编辑:土木工程  审核:  浏览次数:

 

6月27日,中国工程院郑皆连院士,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孟凡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建庭、梅国雄等一行赴重庆交通大学共同谋划山区桥隧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工作。

据悉,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为山地,“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正向崇山峻岭延伸,作为咽喉和控制性工程的山区桥隧建设运维面临艰险复杂、灾害频发的困难。为解决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维护重大科学问题和共性应用基础理论的迫切需要,2010年,山区桥隧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立项建设,该实验室主要设立3个研究方向,分别从山区桥梁结构行为与控制、山区桥梁智能监测与先进维护、山区复杂环境隧道力学与灾害控制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目前已经争取到了中西部高校提升计划,正在建设国际领先的山区桥隧实验平台。

27日上午,郑皆连、孟凡超一行在校长唐伯明、副校长黄承锋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参观了正在建设的山区桥隧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建庭汇报了山区桥梁与隧道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建设和未来规划情况。他指出,该实验室作为重庆市第一批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部第一批重点实验室,抓住“中西部提升计划”,正在着手打造国际领先的结构与环境耦合试验平台、大跨拱桥实验平台、隧道与地下结构三维模型实验系统、山区主动风洞实验平台,努力冲刺省部共建山区桥梁及隧道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察看完实验室建设现场后,郑皆连指出:“我国是桥梁大国,但不是强国,未来桥梁建设中,国家在拱桥的建设上有很大上升空间。多年来,山区桥隧工程缺少的就是一个完善的大比例实验验证平台,对钢材材质、桥梁安全、受力等方面大多停留在小比例模型试验上,如今有了这么先进的实验室,对行业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都有巨大的支撑作用。”郑皆连针对大跨拱桥试验平台,从700米拱桥构造和试验方向提出了意见,并指出试验室一方面要以钢管混凝土拱桥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要抓住钢管混凝土作为劲性骨架的钢筋混凝土拱桥的建设方向,发挥它刚度大、耐久性好的优势。

孟凡超肯定了山区桥梁与隧道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建设成绩,他说,重庆交通大学的实验室方向聚焦、起点高,同时大跨度钢管拱桥在西部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他希望将企业的思想、企业的机制纳入国家实验室里,制定合适的管理机制充分鼓励研发人员,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唐伯明校长对郑皆连院士、孟凡超大师一行在高温下坚持赴双福校区调研表示感谢,他说:“桥梁属于传统学科,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与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融合。对于我校的桥梁学科,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硬件和软件上都要加强。欢迎郑院士、孟大师多来学校提出宝贵意见,促进我校桥梁学科的发展。”

关闭